最近有网友问:国债期货327事件是什么事件?当时发生什么事了吗?好吧,过了这么多年了,我们就来回顾一下20多年前曾轰动一时的国债期货327事件吧。
国债期货327事件始末【详细解读】
“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8%加保值贴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也成为了中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民间(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则将1995年2月23日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国债期货327事件惊魂8分钟:
1995年2月23日,上证所国债期货交易日。当天16时22分13秒开始,国债期货327合约(对应现货为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的价格从151.3元直线跳水,到收盘不到8分钟的时间里瞬间跌至147.9元。
这场暴跌出乎所有人的预期,更挑战着投资者的承受能力。当天,327合约在10时15分的开盘价就已有149.5元,较前一交易日高出1.29元,做多情绪空前高涨。尾盘的急挫,在期货保证金杠杆的放大下让当天此前的交易损益瞬间逆转。至16时30分,上证所国债期货成交了1824万口(一口即一张合约),成交额为8500亿元。其中,327合约的成交就有1205万口。
然而,这场暴跌,却始自一场蓄意的人为操纵。据事后交易所统计,327合约当天86.6%的交易来自于万国证券抛空。
万国证券成立于1988年7月,是央行在上海地区批准成立的第一家以证券业为主的股份制金融机构。自成立至1995年4月,管金生先后担任万国证券总经理、总裁。1995年2月23日尾盘8分钟的抛空决定,最后一关就是由管金生拍板定夺。
在证券研究史学者陆一的著作《中国赌金者——327事件始末》中,有着对万国在最后8分钟里操作记录的详细描写:
“在交易总部自营操作室,决策小组组长看着交易总部的成员下手操作。自16时22分13秒开始,通过万国证券在上海证交所内代号为C55、P89的两个自营席位连续打入23笔(每笔90万口)空单,共2070万口。同时,用万国旗下黄埔营业部C73自营席位做多接盘,向下锁定价位。由于是闭市前几分钟的突然袭击,电脑自动配对成交速度高达每秒1800笔,交易所根本来不及采取任何制止措施。”
而在疯狂一搏中,万国证券除存在明显对倒行为外,还存在保证金不足和持仓超额的现象。23日23时,上证所对外发布了决定取消当日最后7分47秒的所有交易的公告。当日收盘价调至违规交易前最后一笔成交价151.3元,结算价为150.58元。对于当时占据该合约绝大多数空仓的万国证券来说,这一调整意味着放手豪赌的失败,更带来了深渊般的亏损。上证所当年4月的数据显示,万国在327品种上的损失达到8亿元;而万国二届四次董事会上总裁报告则显示,公司在327合约中总亏损为14.24亿元。回顾国债期货327事件始末
20多年后再去回顾,更长的时间轴会让真相更完整。跳出最后的8分钟,整个“327国债事件”真正起点或许更适合拨回至1993年的7月。
在那之前的两年内,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确立了国债一级市场的成立;而1992年12月28日,国债期货试点又首在上证所开市,从改善市场流动性、实现价格发现等方面推动着国债市场发展。
在1993年的7月10日,央行宣布对3年期以上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同期,财政部也宣布变更国库券发行利率,针对尚未完成发行任务的1993年国库券实行“贴息”和“保值贴补”。这意味着相关国债最终兑付时的收益率,要取决于到期日的保值贴补率和贴息率,而保值贴补率则逐月调整,市场对于国债期货的炒作被放大了。
然而上述财政部通知对于当时跌幅已较深的1992年3年期、5年期国库券,则只提及实行保值。对于327合约而言,对保值贴补率的博弈、是否贴息的预期分化是日后激化市场多空情绪的核心所在。
1995年2月22日晚,财政部宣布当年新发的3年期国债年利率将高达14%,市场对于当年兑付的1992年3年期国债贴息的预期大起。23日上证所开市前,北京、武汉等地市场与327相同的合约都大幅飙升2元左右,上海市场327合约大涨几乎板上钉钉。
更完整地回顾327国债事件时,不得不加入充分的时代背景和人的因素。当时大家不管基本面、不管政策趋势、不做基本的理性分析,大家只是以实力说话,钱多把你打.死就赢了。
在327事件发生前的1994年9月,还曾发生314合约(指1994年9月交收的1992年5年期国债期货)交易风险事件。在那一场多空激烈交手中,万国证券与日后的老对手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下称“中经开”)还同属于多方阵营,而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辽国发”)则是空头主力。当月,多空双方多次正面交手,最后由上证所出面强制平仓。而对于当时的平仓价,有市场观点指出略利好空方,并为此后327埋下隐患。
其次,23日当天开盘不久,上证所出现一场内席位在低位超持仓限额新开200万口空头合约,而在一分钟内就全部成交。尉文渊随即核查,发现这笔交易正是此前空头主力辽国发的“移仓”行为,欲将风险集中于一家公司甚至以破产方式躲避债务。辽国发此举已在透露,昔日空方主力在面对巨额亏损时有意将损失推给市场和交易所。但在核查确认后,面对多空双方已偏离理性的对弈行为,交易所并未采取任何措施。
交易所在未及时发现辽国发险招背后的狰狞之外,还断了另一空方主力的出路。23日当天上午,管金生曾赶至上证所与尉文渊碰面,针对当日盘中空方大亏提出过停止国债期货交易、澄清至今仍未收到央行贴息消息两个请求。但尉文渊拒绝了这两个请求。此时的万国证券,已是联手辽国发强势做空的绝对主力。而下午开盘后辽国发突然转向做多,最终成为了压垮万国证券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18年后接受采访时,管金生当被问及是否想过看淡与中经开的较劲,转为逐步减仓止损时,他仍强调,自己不会如此思考问题。只能说求胜欲,是牢牢挡在所有人眼前的一道烟瘴。8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国债期货327事件并未就此结束。
事发后3月24日,上证所停止国债期货交易半日,15时30分后恢复,但要求停止开新仓、压缩持仓数量并对价格波动设置涨停板。但25日凌晨,央行对于1993年3年期国债进行贴息和保值补贴的消息由新华社发出。为稳定市场,上证所决定从27日起对327合约开板协议平仓。但由于多空双方意向相差太大,协议平仓进展颇为艰难。
然而事件过后,受巨额资金惯性推动的期货市场丝毫未有降温之意。一面是证监会与上证所等有关部门密集发布多项通知和决定,一面是商品期货热炒和319合约爆仓陆续上演。
1995年5月17日17时,证监会毫无征兆地临时召开紧急会议,通报国务院已同意下发《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并从5月18日起实行。而在历经多版本平仓制度的修改和推进后,6月初时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清仓结束。至此,我国首个金融衍生品工具在开市两年半后宣告夭折。
就“327国债期货事件”本身而言,由此就可告一段落。而对于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和亲历其中的每一个参与者而言,这只是重要转折的开始。
事发18年后,国债期货在2013年9月6日重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五年期国债期货合约最先上市。而今年1月8日,中金所正式发布了《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征求意见稿》,1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再进一程。
20多年过去了。当主角重回各自轨迹后,有关“327国债期货事件”中的是非争辩变得声微。当资本市场的体系架构日渐稳定,市场对于327事件时态度也更公正客观。再回顾时人们也开始意识到,这场风波也不仅仅只存在于事发当天最后交易的那8分钟。它有着多次预演;而即便是在事发后,仍有多次改变历史轨迹的转折点。
http://www.qh10.cn/gz/1906.html以上就是有关国债期货327事件始末【详细解读】的解读,您有任何关于期货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都可咨询在线人工客服。
相关评论
百问百答 来自本溪 的客户评价:
关注13财经这个网站很久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站呢我来说说心里话,我最喜欢的是百问百答的这些内容,很实用确实如果遇到这些问题看到答案我的90%的问题都能解决,这边已经联系客服以后有什么问题方便直接咨询他们了,谢谢 真诚的来感谢你们的,做期货你们很专业
百问百答 来自无锡 的客户评价:
如果你还在期货市场门口徘徊驻足,我知道你肯定还有很多顾虑,但是赚钱不都有风险的吗,今天来说说期货小白必看的步骤,满满的干货,都是自己总结的:
a了解期货概念和交易制度 ;b模拟盘交易; c期货公司开户;d系统学习期货交易知识;e心理控制
有一半是自己的感悟还有一些是客服帮我补习的专业知识,非常感谢
百问百答 来自沧州 的客户评价:
有人说找几个教期货知识的网站,其实在13财经网百问百答上面就可以学习非常多的期货知识,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这里提问,专业的期货顾问会给您解答的,也可以直接在线找这里的客服很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