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瓶子的网站 - 一家专业的知识分享网!

交流互动平台:你问我答

瓶说财经:http://www.qh10.cn这里高手云集,免费为您提供农产品期货,期指、原油等产品信息咨询,策略布局,从小白到高手加速!

327国债期货事件简述(327国债期货事件原因)

王雷 2021-11-24 08:35:17 来源:国债期货 29521

本文《327国债期货事件简述(327国债期货事件原因)》有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分钟

文章导读:所谓“327”,是一个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的是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90年代初国债发行非常困难,老百姓(603883)普遍不愿购买。

一个浇灭了中国期货市场的热潮,对中国金融结构的冲击持续了二十八年,被认为是中国证券监管从地方到中央转变的标志之一的327国债期货事件,为什么会被英国金融时报将这一天称为“中国大陆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327国债期货事件原因到底是什么?

TRyu-hicsiaw4126356.png

327国债期货事件简述

所谓“327”,是一个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的是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90年代初国债发行非常困难,老百姓(603883)普遍不愿购买。国家决定引入发达国家的交易方式,让国债更具流通性和价格弹性,1992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计并推出了12个品种的期货合约。  

第二年,也就是1993年,财政部决定参照央行公布的保值贴补率,对一些国债品种保值贴补。1991-1994年中国的通胀率居高不下,保值贴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 而“327”现券的票面利率为9.5%,按照常规补贴率,到期应兑付132元。

但临近兑付期,327国债期货的价格却在148元上下徘徊,因为坊间传闻,327回报太低,财政部将提高利率,以148元的面值兑付。

当时中国第一大券商万国证券的总经理,有“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预测,高通胀已经被宏观调控压下,政府不可能多掏出16亿元补贴,327国债的兑付价格一定会低于148元,因此当市价在147元-148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高岭、高原兄弟执掌的辽宁国发集团,开始大举做空。  

空方的对手,是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中经开)和众多市场大户。主操盘人是后来创立证券市场“涌金系”、当时才28岁的魏东。据传闻,中经开通过可靠渠道得知,财政部会上调保值贴息率,于是坚定做多。 

0K9jOxTwL0.jpeg 

当所有空头以市场化的眼光断定保值贴补率不可能再增加时,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保值贴补率竟然提高到12.98%!  

1995年2月23日一开盘,双方展开生死厮杀,下午辽国发的高氏兄弟看到势头不对,突然调转枪口做多,万国证券被逼进死胡同,面临60亿元巨亏。

管金生找到了上交所的管理人员,呼吁立即停牌,因为财政部突然公告改变贴息率,相当于实质性改变了327国债期货品种的交易合同内容,几十家空方券商都会因此倒闭。但上交所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同意。绝望中,管金生想到,当时的交易规则允许空方在保证金制度下卖空,但没有规定卖空的限额。

他孤注一掷,在收盘前的8分钟里,以700余万元保证金透支1400亿空单,把价格生生逼回147.5元,原本欢呼雀跃的多头瞬间爆仓,巨亏40多亿元。

然而,剧情再次反转。当天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2月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都是异常的、无效的,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151.30元。

最后,万国证券亏损56亿人民币濒临破产,管金生被迫辞职,几个月后被捕入狱;之后万国被申银接收,合并为申银万国。

临阵倒戈的辽国发高原、高岭兄弟就此人间蒸发,至今下落不明。中经开在后来的证券市场中多次违规,涉及四川长虹、东方电子、银广夏等大案,最终走上不归之路,公司灰飞烟灭。

而中经开的主操盘手魏东赚了约2个亿,之后控股了九芝堂、千金药业和国金证券等,成为资本市场上叱诧风云的人物。但在2008年,也离奇跳楼身亡,年仅41岁。

t01c7ac53a97492b1ac.jpg

327国债期货事件原因

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必要市场条件是其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首要的经济动能,而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必须有适当的市场背景和良好的现货市场基础:现货市场是根,期货市场是叶;现货市场是基础,期货市场是延伸。

而在我国,在股市清淡、国债现货市场发展受阻的条件下,推出国债期货交易的直接动因是为了活跃国帻现货市场:这种在现券市场不发达、券种及期限结构不合理、市场发展极不完善的条件下,用国债期货交易来促进国债现货市场的做法必然存在巨大的隐患。

2、我国当时的国债期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债期货,其赖以生存的利率机制市场化没有形成。 

我国存贷款利率由政府制定,并受政府严格管制:国债发行利率则采用比同期储蓄存款利率高1至2个百分点的方式,并在发行前由政府提前公告。在国债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不可能有国债期货的套期保值。

1993年7月,国家为促进国债期市的发展。结合当时通货膨胀的背景,决定对92年、93年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和贴息的政策。

然而,由于当时我国的国债期货的价格主要是由保值贴补率和贴息所决定的,期货合约的到期价格不确定,再加上当时我国在制定和公布保值贴补率和贴息的实际操作方法不是很科学,市场和社会公众根本无法对保值贴补率和贴息产生一个正确的预期:

国债期货市场实际上变成了多空双方对保值贴补率和贴息的一场对赌,我国的国债期货市场也因此变成了以投机者为主的市场。  

0I1EOb4TL1.JPEG

3、我国狭小的国债一级市场和不发达的国债二级市场,制约了国债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却为投机者操纵国债期市提供了条件。

从1981年到1995年我国累计发行国债4509.33亿元:1995年我国国债实际流通量不过650亿元左右,其中有保值贴补的保值券实际可流通量仅300亿元。国债发行数较少,且主要针对城乡居民个人发行,而大部分人便把国债当作变相的长期储蓄存款,很少进人市场交易。

这种情况导致个人投资者投资额少,分布分散,没有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必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债期货市场的一级市场基础、我国国债的转让流通开始于1988年,全国性的二级市场在1990年才形成。

而如此小的流通数却分割于全国十多个交易所,极大地损害了国债的流动性,增加厂套期保值交易的风险,却使投机者操纵国债期市成为可能。  

4、交易所风险控制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327”违规操作之所以得逞,一是由于我国国债期货交易市场分割严重,不利于政府部门的风险监管;二是由于交易所一味追求交易量,疏于风险监管,从而给投机者提供了兴风作浪的空间“327”事件的爆发,就是交易所在风险监控和交易制度设计上风险防范不力的总暴露。 

资金保障系统方面: 

首先,国债期货过低的保证金比例放大了资金使用效应,成为国债期货投资者过度投机的诱因,保证金水平设置是期货风险控制的核心-在实践中,期货的保证金水平必须不低于极端情况下台约价格的月最大波动幅度,

在“327”国债期货风波发生之时,上海证券交易所20000元合约面值的国债收保证金500元,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的保证金普遍为合约市值的1%;这样偏低的保证金水平与国际通行标准相去甚远,甚至不如当时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水平,这无疑增加了国债期货的市场投机行为。  

其次,“327”国债风波发生时,上证所采用的是“逐日盯市”而非“逐笔盯市”的清算制度,交易所无法以静态的保证金和前一日的结算价格控制当日动态的价格波动,使得空方主力违规抛出千万手合约的“疯狂行为”得以实现。“327”国债在风波发生之时,已成为临近交割的合约品种,“交割月追加保证金制度”当时尚未得到重视和有效实施,这也是国债期货事件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交易监督管理系统方面: 

首先,涨跌停板制度是国际期货界通行制度,而“327”国债期货风波出现之时,上证所没有采取这种控制价格波动的基本手段:涨跌(停)板制度的缺乏,大大增加了投资国债期市的风险,使“327”国债期货价格波幅大大超出保证金水平,使当时市场上的几乎所有空方投资者顷刻间血本无归,一些机构投资者被推到了破产的边缘;  

其次,缺乏持仓限额制度,这是“327”国债期货风波的重要原因:当时,国债期货交易中持仓限额制度形同虚设。据悉在2月23日前,万国证券公司已持有巨额“327”空仓。闭市最后八分钟之前,其“327”品种的持仓量已远远超过了限额。如果上交所提前采取措施的话,万国证券公司就不可能有下数千万巨单的机会。

再次,没有单笔最高限额。从“327”合约在2月23日尾市出现大笔抛单的情况看,交易所显然肘每笔下单缺少实时监控,导致上千万手空单在儿分钟之内通过汁算机成交,扰乱了市场秩序。  

u=184517352,1367504628&fm=173&s=A3A42DAAA0E53AA9E3B64DE40300B06B&w=640&h=426&img.JPEG

5、缺乏统一的法规与监管体系。  

在“327”事发前,我国没有颁布《证券法》和《期货法》,没有全国统一的交易及监管制度,国债市场与国债期货市场分立。从事国债期货交易的地方性交易中心,皆按当地政府制定的法规和规章运作,监督管理制度在各市场间不一致;

同时,国债期货交易存在着多头监管的问题?在“327”事发前,中国没有在法律上明确国债期货交易的主管机构,财政部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及地方政府都参与监管,当各个管理者之间利益相矛盾时,多头监管易导致监管效率的低下,由于缺乏统一的法规等监管体系,各交易所出于利益驱动纷纷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市场分割严重,各交易所各自为政,进行恶性竞争,故意纵容机构大户透支交易和操纵市场。

同时,投资者的法制观念淡薄,一些机构在违规操纵市场时不考虑法律后果,这也是当时国债期市上一再发生严重违规的重要原因。

6、个别投资机构操纵市场,操纵价格。 

 “327”国债期货风波的导火索就是个别投资机构操纵市场,操纵价格,搞内幕交易、联手交易等违规行为:这些投资机构缺乏市场观念,更没有风险意识,挟巨资以今天下。

在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化时,不是见好就收,斩仓出场,而是恶意拼杀,扛炒恶作,扰乱市场,最终引起“金融大地震”。“327”国债期货风波给中国期货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内示。

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期货交易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根据《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立涨跌停板制度。实行保证金制度和每日结算制度、大户报告制度等。

其次,国债期市的发陡需要国债发行流通的市场化。国债利率走向市场是规范囚债期货交易的必要条件。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需要法律的约束;统一的期货法规和监管体系是国债期市健康发展的基础?

另外,规范的期货交易需要理智的,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投资者。

http://www.qh10.cn/gz/1981.html以上就是有关327国债期货事件简述(327国债期货事件原因)的解读,您有任何关于期货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都可咨询在线人工客服。

版权声明:本文由 王雷 原创,如果喜欢这篇文章《《327国债期货事件简述(327国债期货事件原因)》》:http://www.qh10.cn/gz/1981.html 请保留本文链接。

温馨提示: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评论

  • 百问百答来自贵阳 程先新 的客户评价

    如果你是作为一个新手投资者,建议你可以关注13财经这个网站来进行学习,不能说内容完完全全的完整,但是我可以保证内容绝对是非常有用而且专业的。

    我们在期货交易投资中首要的就是弄明白期货的一些基础交易知识,不过在实盘交易之前大家也可以直接找他们客服咨询模拟盘的下载,可以先用模拟盘进行练手的操作。个人觉得这个是非常有用的,我刚开始的时候啥都不懂就关注他么的这个网站每天参考学习,最后又熟悉了模拟交易,一直到现在都是模拟盘和实盘同时进行操作的,反正对我的帮助是挺大的。最后还是要感谢13财经网。

  • 来自北京 用户真诚评价

    我以前在东财开一手橡胶手续费9块,感觉还不贵,毕竟橡胶波动一下是50,上周在这里开户给我手续费降了很多,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手续费低服务还好,像我这种同时看中手续费和服务的,很难选到一个合适的平台,感觉自己在这做了之后开了运了一样,嘻嘻嘻,虽说有点夸张,但是意思真懂就行,感谢我的客户经理焦经理,小伙子不仅能力好,还长得帅气的很呐!

  • 来自清远 韩先生的客户评价:

    做期货投资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这五年里有赚也有赔,赔钱其实是在意料之中的,毕竟只要做投资必然是要有风险的,做期货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找对期货公司和经纪人就完全没有问题,目前我国有149家正规的期货交易公司,这149家正规的期货交易公司都是可以在中期协的官网上查到的.

    刚开始做期货的时候比较迷茫,因为什么也不懂,后来就在百度上看到了13财经这个网站,它里面的知识不仅全面并且都比较正规,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客服比较好,不仅一对一的服务,只要你有问题,他们都会帮你细心解读!

    在这里感谢十三财经网的客服。(刚开始做期货的投资小白,可以在13财经网站进行学习哦!亲测已排雷.)